新目标,新征程,张店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要这样干! | |||
|
|||
站在新起点,开启新征程。实现新作为,开创新局面。张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结合工作实际,印发《2019年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要点》。下面,快跟小审看看都有哪些具体内容吧! 一、提高政治站位,夯实工作基础 1.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。坚持党要管党、全面从严治党,狠抓党风廉政建设,落实“一岗双责”,积极探索“支部带窗口”党建模式,设立党员示范窗口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以党的建设带动工作开展。结合窗口单位工作实际,积极做好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“文明单位”“青年文明号”等争创工作。 商事登记综合服务区 2.切实做好组建工作。按照“应划尽划”的要求,分两批对职责范围内的145项行政许可、46项关联事项进行划转,签订《事项划转交接备忘录》,做到交得清楚、接得明白。做好过渡期内相关人员业务培训和资产交接工作,确保划转后工作正常开展。 3.细化完善管理考核制度。编印《工作制度汇编》,制定落实会议制度、学习培训制度、考勤与请销假制度、印章印笺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;建立健全对窗口人员、机关工作人员、进驻部门、镇(街道)便民服务中心的考核细则和办法,用制度管人管事、指导规范工作。 4.建立健全工作机制。推动建立区级行政审批服务联席会议制度,统筹谋划全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,协调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其他审批部门、监管部门、执法机构之间的关系。搭建审管信息共享平台,形成数据共享、信息互通的审管互动和信息双向反馈模式,确保审批与监管无缝对接。 二、围绕“一不三一”,深化“一次办好” 5.精简办事材料和环节。对划转的事项进行重新梳理,进一步压缩审批要件和材料数量,全面取消兜底性条款和模糊表述;同时,对审批科室和窗口充分授权,定责定权定考核定监督,实现受理审核发证全部在窗口完成,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,做到权责一致,“谁审批谁负责”“谁出事谁承责”。 6.推广优化容缺办理。进一步完善告知承诺制,制定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激励和惩戒管理办法、认定标准,将告知承诺制纳入诚信体系,实现办理部门能及时查看申请人诚信档案和守信记录。对零用地重大项目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,对信用良好的优先容缺办理。 7.推进“一窗受理”“一链办理”。打破部门间的壁垒,做好前台受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及审批流程的再造,建立“前台综合统一受理,业务部门人员后台分类办理,统一窗口发证,证件快递送达”的审批模式。全面实施“一链办理”“多证联办”,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链条进行优化整合,将“一事一流程”整合为“多事一流程”。 8.打造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平台。学习借鉴禅城区“一主机双屏幕”经验做法和桓台县“云桌面”经验做法,加强政务服务“一窗受理”网络平台建设,实现“一网通办”。积极推进网上预约、网上申请等工作,提高全程网办比例,提升政务服务效能。 9.深化“不见面审批”。推广使用商事登记全程智能化自助服务终端,实现个体工商户注册、食品经营许可多证自主打印,打造24小时“不打烊”服务。开发行政审批手机微服务平台,将业务咨询、登记申报、身份认证、档案查询、证照邮寄、公安刻章、银行开户、现场勘查等业务搬到微信端,并扩展智能导引、免费找代办、文书生成、地图导航等功能,实现申请人通过手机终端“一链办理”办理商事登记、查询等业务。 三、聚焦重点堵点,优化发展环境 10.加快市民服务中心建设。以打造“三最城市”政务服务高地为目标,高标准谋划市民服务中心布局,全面提升办事大厅智能化、信息化水平。同时,日夜兼程再推进,提前谋划、周密部署,确保稳妥高效完成搬迁和进驻工作。 11.畅通企业开办和退出绿色通道。精细梳理企业开办设立登记、公章刻制、预约银行开户、涉税事项办理等业务流程和申请材料,实施一次提交、同步办理、信息共享、限时办结的“一窗受理、并行办理”,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。大力推行“市场主体注销便利化”,设立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,大幅压缩企业注销时间。 12.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服务。做好联审会议的组织和召集工作,进一步优化调整审批工作流程,完善审批有关规章制度,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需要现场踏勘、审图、验收事项的实施办法,及时解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缩短审批时限。结合机构改革,做好整合后联审部门的事项梳理和重新授权工作。坚持多元共治,规范和整治中介机构。 13.全面推行帮办代办。在区审批服务大厅、镇(街道)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帮办代办窗口,配备帮办代办服务员,为企业和群众提供“店小二”“保姆式”“一对一”贴心帮办代办服务,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。建立市重大项目审批代办制度,明确项目领办代办员,实行“一对一”服务,帮助和代跑代办项目前期手续。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点和网上服务站点建设,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,真正达到“办公有场所、办事有制度、服务有设备、代办有人员、确实能办事”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四、实行上下联动,完善三级体系 14.推动审批服务事项权限下放。加快梳理和制定下放事项服务清单,做好镇办服务人员培训,制定监管办法,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选取部分办理简便、业务量大、群众关注度高的审批服务业务下放至镇办便民服务中心,方便群众就近办、便利办,全面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。 15.建立三级政务服务体系。推进区、镇(街道)、村(居)三级政务(便民)服务中心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、信息化建设,统一规范设置、统一进驻事项、统一建设规模、统一服务流程,建立上下联动、网络互通、便捷高效、业务协同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。 16.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。制定我区政务服务标准体系,编制完善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规程和办事指南,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、标准化水平。制定出台行政审批服务效能考核办法,对各级服务大厅业务办理、行为规范、工作纪律、群众满意度等进行全方面考核,规范审批服务行为,促进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。 五、激励担当有为,提升服务质量 17.加强干部队伍建设。健全培训长效机制,坚持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因岗施策,开展“定制化”培训。开展“业务大讲堂”,推进业务统筹办理培训,实现人员从部门“专科医生”到政府“全科医生”转变。开展“新老传帮带”活动,以老带新,推动全员业务素质大提升,将审批服务系统打造成务实高效的优秀团队,打造成推动“一次办好”改革的“尖兵”“利器”。 18.完善奖惩机制。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、利益导向、考核导向,建立健全“有功必赏、有过必惩、奖勤罚懒、奖优罚劣”的奖惩机制,在全区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大力倡导“担当作为、真抓实干”的良好风尚,推广一批真抓实干、敢于担当的先进个人、先进集体,并将相关情况纳入年度考核,作为干部评先树优、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。对工作拖沓、消极应付、得过且过、光说不干、推进不力、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,将严肃追责。 19.建立特邀监督员制度。从区人大代表、区政协委员、纪检监察、新闻媒体、专家学者、基层群众中选聘一批政务服务特邀监督员,定期或不定期参加审批服务局组织的检查、巡查、暗访、座谈等活动,以第三方的视角核验“一次办好”改革工作实效,使政务服务特邀监督员成为社情民意的“直通车”和检验效果的“前沿哨”。 20.狠抓服务质量提升。持续深化窗口标准化管理,树立规范、严谨、文明形象。加强窗口考核工作,做好优秀窗口和服务标兵等评选创建活动,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作用,营造“比、学、赶、超”的良好氛围。通过明察暗访、案卷抽查、电子监察等形式,开展常态化作风督查,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整改,正风肃纪,促进服务提升。 |
|||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|
|||